关键词: 特岗教师
群体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考频较高,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,在做题时,很多学员容易将这里面的几个知识点混淆,是考试中一个易失分知识点。重点掌握以下内容:
群体的影响
一、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
社会助长又叫社会促进,是指他人在场时,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。经典例子:参加比赛、啦啦队。
与社会助长相反,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,造成活动效率或行为效率的下降,就称为社会干扰或社会抑制。经典例子:上台演讲、监考老师在旁
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参加导致的效率变化称为结伴效应;个人的活动由于他人在场旁观导致的效率变化称为观众效应。
二、社会惰化
社会惰化又称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,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,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的现象,即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,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。经典例子:三个和尚没水喝、合作大扫除。
与社会干扰(社会抑制)不同的是,社会惰化的作用往往发生在那些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,但个人的成绩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;社会干扰则关注他人在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,即使和别人一起工作,也并非做同一件事,而是各人完成自己的工作。
三、社会标准化倾向
社会标准化倾向最早由谢里夫发现。
多数人在一个群体中进行共同学习或工作,往往在完成速度和质量上有渐趋一致的倾向,这种倾向称为社会标准化倾向。
四、从众与服从
1、从众
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,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就是从众。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、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,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,成为引导学生行为的指南。补充: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。
2、服从
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、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。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不同。从众情况下,个体是自愿的;服从情况下,个体不是自愿的,是应别人要求去行动的。例如:病人服从医生、司机服从乘客
五、利他行为
利他行为是指提供时间、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。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。
六、侵犯行为
侵犯行为也称攻击行为,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。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,可将侵犯行为分为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。
七、去个性化
去个性化也叫去个体化或个性消失,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。去个性化是指在某些情境下,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取代,丧失了自己的内在准则,从而做出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。
测试题
1.(单选题)在许多人"起哄"的时候,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,这种现象是( )。
A.内化
B.去个性化
C.自我概念
D.心理平衡
2.(单选题)俗语"一个和尚挑水吃,两个和尚抬水吃,三个和尚没水吃"。这种现象属于( )。
A.社会助长
B.社会惰化
C.服从行为
D.从众行为
3.(多选题)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,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。下列情境中比较容易发生从众现象的为( )。
A.个体感受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,自己却无法胜任时
B.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,但是他们的反应不一致的时候
C.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
D.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凝聚力时
4.(单选题)小邱参加百米赛跑的速度,比自己平常单独练习时更快。这体现了( )的效果。
A.社会助长
B.社会惰化
C.利他行为
D.责任集中
答案:B B ACD A
2024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
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,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
相关推荐:
手机登录下载
微信扫码下载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